转自:北京商报
中秋节、国庆节脚步临近,理财市场却不似以往“热络”。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秋国庆“特供”理财产品愈发难觅踪影,发行逐渐呈现哑火状态,仅有1只产品在售、4只产品预售,发行数量及业绩比较基准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专属理财产品虽然鲜少发售,但是银行、理财公司并未放过节日营销契机,已有银行及理财公司发布了有关中秋节、国庆节的营销文案,推广节日期间发售或开放的常规理财产品。在分析人士看来,节日专属理财产品已不适合净值化转型后的理财市场,银行及理财公司借此机会宣传常规理财产品,主要是吸引稳健型投资者购买。
“特供”产品难觅踪影
中秋节、国庆节将至,节日“特供”理财产品却愈发罕见。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中国理财网发现,目前理财市场共有19只中秋国庆专属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涵盖湖南银行、长沙银行、浙江禾城农商行、浙江临安农商行等银行以及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光大理财、宁银理财等理财公司。
19只理财产品中,大多数属于存续理财产品,在售或预售的中秋国庆专属理财产品发行逐渐呈现哑火状态,目前仅有1只产品在售、4只产品预售,发行机构为河北银行、乌鲁木齐银行和浙江禾城农商行,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3.3%到4.4%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专属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及业绩比较基准均有所下滑。
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节日“特供”理财产品就呈现发行减退的趋势,彼时,有银行内部人士透露,理财产品净值化之前,由于节日理财产品收益相对稳定,因此每年都会定期上线“特供”理财产品,而“资管新规”实施后理财产品不再保本、完全净值化运作,收益都是波动的,无法保障高收益,因此发行日益减少。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一般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会略高于同期发售的同类理财产品,但由于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节日专属理财产品已经不适合净值波动的理财产品。
“转战”常规理财营销
专属理财产品虽然鲜少发售,但是银行、理财公司并未放过节日营销契机。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银行及理财公司发布了有关中秋节、国庆节的营销文案,推广节日期间发售或开放的常规理财产品。
以平安理财为例,9月25日,该理财公司发布节前理财攻略,推广旗下“天天成长”“启元添利”等多只定期开放理财产品,并进行投资组合推荐。柳州银行、北部湾银行、哈尔滨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也对节日期间发售或开放的理财产品进行推广。
从上述银行及理财公司推荐的理财产品来看,中短期的开放式理财产品成为“主角”。例如,平安理财推荐的理财产品,涵盖7天、6个月、一年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其中,“天天成长3号9期C ”理财产品0.01元起购,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3729%;“启元添利6个月定开18号A”理财产品为1元起购,业绩比较基准为2.85%-3.85%。哈尔滨农商行则重点推介了“理享人生-乐享”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系列理财产品,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9%、3.2%、3.4%和3.6%
刘银平表示,节假日前夕投资者对理财的关注度较高,银行及理财公司也会借此机会宣传理财产品。而相比封闭式理财产品,开放式理财产品灵活性更高,且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稳定性也比较高,更适合稳健型投资者购买。
对于投资者在中秋节、国庆节购买理财产品时的建议,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中秋和国庆的假期时间较长。投资者要注意,资金在活期账户内的利息回报是很低的,对于有明确配置方向的客户,可以直接在节前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而还没有明确配置方向的客户,可以先行购买流动性较好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作为过渡,待节后咨询相应的理财顾问再做配置。
“理财产品都有一定募集期,封闭式产品募集期较长,多在3-7天之间,节假日前夕发行的理财产品很多都在节后开始计算收益”,刘银平指出,碰到国庆、春节这样的长假,部分理财产品募集期可能长达10天以上,投资者购买之前需要关注产品的收益开始计算时间,尽量不要产生资金站岗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