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之声  今天是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暑期档过半,剧集市场还在等待爆款

撰 文丨星 野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2025年暑期档已经过半,电影市场目前尚未被一部头部影片引爆,档期总票房刚刚迈过30亿门槛。剧集市场的表现又如何?从大盘规模来看,7月以来,云合有效播放单日估值一直在2亿左右徘徊,仍未体现出暑期档应有的热度。要知道去年此时,剧集大盘的水位已经涨到了2.5亿以上。

尽管如此,在爱优腾芒的轮番上新之下,今年的暑期档依然呈现出了好戏连台、多元竞放的格局。过去的暑期档,剧集市场往往需要《庆余年》《长相思》等头部大剧带领大盘“起飞”,今年“头号种子”的缺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相比往年的古偶扎堆,IP为王,今年暑期档我们看到了行业向现实主义的集体转向,从《以法之名》的热播,到《正当防卫》《扫毒风暴》《利剑·玫瑰》的接连上线,以司法、刑侦为核心舞台,通过真实案件改编、专业细节还原与复杂人性呈现,在刑侦政法题材垂直化上接力迈进,不仅实现司法系统的全景式解剖,更勾勒出行业从“娱乐化叙事”向“专业主义与社会议题共振”的转型轨迹。

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古装剧突破传统框架,进行类型融合、自我解构的勇敢尝试,无论是以“穿书+无限流”的创新设定打破古偶套路的《书卷一梦》,以硬核仵作职业剧为骨,中式恐怖美学为皮,权谋复仇为血脉的《朝雪录》,还是在延续女性成长与商战主线,深化演绎家国权谋的《锦绣芳华》,都能看出行业对于“古装+X”复合类型、审美差异化的共同探索。


刑侦题材无缝接力

长视频平台差异化共荣

对于喜欢刑侦、政法题材的观众而言,今年的暑期档无疑是一场硬菜不断的盛宴。《以法之名》刚刚完结,《正当防卫》《扫毒风暴》两部大剧就已经接踵而至,7月下旬还有一部《利剑·玫瑰》无缝接档。从检察侦查、法律条款实践、缉毒到打拐行动,四部大剧以职业化聚焦,替代传统刑侦剧的泛化叙事,显示出平台在这一赛道不约而同的细化深耕。


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也显示出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共荣的内容策略。优酷借《以法之名》打响了白夜剧场“守正系列三部曲”,爱奇艺凭《正当防卫》激活迷雾剧场品牌,腾讯视频则以《扫毒风暴》唤回了《扫黑风暴》打下的警匪剧“基本盘”。《利剑·玫瑰》首次尝试央视+视频平台联播,开创主旋律剧“全域覆盖”模式。

四部大剧的连番上线,不仅有助于维持刑侦题材的热度始终高涨,不断激发观众的追剧热情,每部剧集也可以吸引各自圈层的受众,分得属于自己的那块市场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四部剧集虽然在题材上各有侧重,但都以真实案件、专业主义为创作基底。创作团队都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和专业咨询。比如,《以法之名》团队走访了四省十几城的检察院,采访超百位检察官,《扫毒风暴》以1995年震惊全国的“12.36吨冰毒案”为原型;《正当防卫》的灵感来源自真实案例,在最高检相关业务厅与最高检影视中心指导下经过多轮打磨;《利剑·玫瑰》编剧团队在派出所档案室研究打拐卷宗……


正是因为敢于直面真实案件中的争议焦点,现实中伸张正义的复杂曲折,正因为细节逻辑经得起推敲审视,这些剧集才能在观众中引发热烈的回响。很多观众表示“《以法之名》太敢拍了”,感叹“在走向正义过程中无奈才是常态”。通过《正当防卫》,不少观众学到了“判定正当防卫的时间只有7秒”这样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冷知识”,而《扫毒风暴》中“时代浪潮翻涌下加速前进的生命车轮”更是让无数观众唏嘘不已。

不仅如此,这四部剧将司法案件转化为解剖社会矛盾的棱镜,实现类型叙事与公共议题的深度绑定。《以法之名》通过“万海案”企业家被诬陷破产、律师张文菁被栽赃为黑恶成员的遭遇,揭示“一个错案摧毁几代人”的司法系统性风险,呼应民众对司法公正的焦虑;《正当防卫》中李沐风当庭质问:“阻止不法侵害为何算冲突?”直指昆山龙哥反杀案、涞源反杀案等引发的法律滞后争议;《扫毒风暴》则借毒枭卢少骅从走私商堕落的轨迹,叩问经济转型期个体在利益诱惑下的道德溃堤。


这些作品让悬疑叙事成为社会情绪的泄洪口——观众在追凶过程中,同步完成对司法公正、法律伦理、基层治理等议题的公共思考。

虽然今年暑期档很难跑出又一部《狂飙》,但以专业、细分为准绳的“刑侦剧矩阵”,却为这一赛道开拓出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通过编织一张更细密的内容之网,网罗到更多样的受众人群。


暑期档没了“头号种子”

古装剧如何求新求变?

往年暑期档,古装剧都是撑起剧集市场大盘的主力类型——2022年的《梦华录》《星汉灿烂》《苍兰诀》,2023年的《长相思》《长风渡》《莲花楼》,2024年的《墨雨云间》《庆余年2》《长相思2》。今年暑期档,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市场上再也没有“一眼鉴爆”的头部种子,也没有自带底盘的强势IP、二搭CP,古装剧也集体走到了“不得不变”的十字路口。

2024年,古装剧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降温,云合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2000万的作品,从上一年的23部下降到去年的15部。行业求新求变的焦虑心态,在这个暑期档的古装剧排播中显露无遗。

最明显的一个趋势,是对于类型套路的主动解构,通过打破观众预期,精准挑动观众情绪,以“反类型”完成和观众的隔空击掌。以《书卷一梦》为例,它打破了传统古装剧的叙事模式。融合了穿越、无限流和"纸片人觉醒"的设定,让现代演员穿进剧本世界反抗命运,通过解构叙事、角色觉醒和讽刺现实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尤其引爆观众共鸣的,是《书卷一梦》对古偶滥俗名场面的“暴力玩梗”——大婚“三角转圈捅刀”配阴间BGM《囍》,被吐槽“爱的魔力转圈捅”;“英雄救美”变成男主落水反被女主嫌弃:“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耍帅!”作为一部古装剧,《书卷一梦》刀口向内,以吐槽短视频的大胆犀利,当了一回烂剧受害者们的“嘴替”。

相比之下,《朝雪录》则在类型融合之路上向前迈出了一步。这部剧突破传统古装探案模式,将宋代法医典籍《洗冤录》的验尸技法与东方志怪元素(如符咒秘术、灵异歌谣)深度融合。在“无头新娘案”中,血嫁衣、戏台冤魂等中式恐怖意象,与严谨的尸骨检验流程,形成了让观众耳目一新、欲罢不能的反差张力。


在古装悬疑剧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朝雪录》以“硬核法医+中式恐怖”区别于《御赐小仵作》,同时汲取《唐朝诡事录》的诡谲叙事精髓,激活了仵作探案赛道新可能。

相比之下,《国色芳华》的续集《锦绣芳华》虽然在收视表现上不如上一部,却以集均10.5广,刷新了全平台招商纪录。这样的成绩,主要源于《锦绣芳华》的题材升级,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场景。剧情从首部的"商战自救"升级为"实业救国+权谋斗争",新增医药馆创业、非遗技艺(茶百戏、白族扎染)等情节,为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文旅品牌提供自然植入场景。

《锦绣芳华》优异的招商成绩,也说明长视频平台不再以播放量为唯一追求,而是更看重“内容—商业”联动带来的综合收益。不久之前腾讯视频力推的《长安的荔枝》同样如此,虽然收视表现未能打破“马伯庸魔咒”,但超过30家的品牌投放依然令平台盆满钵满。


暑期档下半场

平台手中还有哪些底牌?

暑期档已经过半,爱优腾芒的底牌也都已经打出了多张,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几大平台的表现不分伯仲,并没有哪家跑出了一骑绝尘的气势。在暑期档下半场中,每家平台手中又有哪些好牌,有哪些全新的题材类型值得我们期待,为这个暑期档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来盘点展望一下。

热门男频IP《凡人修仙传》无疑是最有“剧王”潜力的一部。早在5月份,这部剧在优酷的站内预约量就突破了200万。对于优酷而言,《凡人修仙传》可谓是一枚“男频试金石”,如果成功将会推动《大道朝天》等同类IP的开发,对于男频剧赛道也将是一针强心剂。


观众之所以对《凡人修仙传》寄予厚望,不仅是因为庞大的IP受众基数,也因为其特效表现被认为是国产仙侠影视的顶尖水准。将有望颠覆过去男频题材“剧不如动漫”的痛点,从而一举洗刷男频剧多年来的观众口碑。


古装剧《定风波》有望接档《朝雪录》,在7月底于爱奇艺上线,虽然声量并非暑期档最高,却有可能凭借暗黑美学、高密度反转及“美强惨”人设,成为暑期档的一匹小黑马。从叙事创新上来看,这部剧打破了传统的“孤胆英雄”套路,采用团队协作探案模式,巧妙融合了朝堂权谋与江湖侠义。对于翘首期待《唐朝诡事录3》的观众,《定风波》有可能会成为完美的“代餐”。


在豆瓣收视率研究中心小组,腾讯视频的暑期档排播中《枭起青壤》是期待值最高的一部。这部剧融合了都市、悬疑、志怪、奇幻等元素,构建了"地上人、地下枭"的世界观。这种结合《山海经》神话的现代志怪题材在国产剧中很少见,兼具神秘感与现代感。

这样的现代奇幻需要高投入的特效制作来支撑,《枭起青壤》的顶级制作班底无疑是质量的保证。不仅如此,尾鱼小说的原著也有着庞大的读者基数,如果能完美还原书中的场景,应该会吸引不少原著粉来追剧。

总之,我们希望今年的暑期档不再只是少数头部剧的天下,而是在各种题材赛道都能跑出更多“黑马”,带给观众更多前所未见的惊喜之作。

本文为文娱价值官原创作品。

邮箱:meiqi402@163.com

欢迎关注视频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南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